阅读历史 |

第1041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士孙瑞这么想难得。对他来说,审配投降未必是好事。

沮授苦笑。“兄长,你根本不了解审配是什么样的人。此时此刻,他根本不可能放走一个人,只会利用这个机会,鼓动更多的人做殊死一搏。”

“真会有人那么蠢?”沮俊将信将疑。

都是这种时候了,还有人相信能战胜朝廷,战胜天子?

睁开眼睛看看形势吧。别说天子有几路大军四面合围,就算天子不出面,仅士孙瑞一路,率北军进入冀州,也能拿下邺城,最多只是时间久一点而已。

“兄长,人只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。”沮授一声叹息。“没有亲眼见过朝廷大军的人,是不会相信朝廷能以武力平定冀州的。天子放出风声,要在冀州强行度田,你之前不是也觉得不妥么?”

沮俊顿时面红耳赤。

在士孙瑞率领扩充的北军返回太原之前,他们就收到了消息,知道天子有意在冀州强行度田。他们为此忧心忡忡,觉得天子此举是助审配一臂之力,让更多的冀州人选择支持审配,与朝廷为敌。

大战之前,做出这种决策,简直是资敌。

可是看到士孙瑞带回来的两万精锐,他知道自己想多了。

小敌之坚,大敌之擒。天子有足够的实力,根本不怕冀州人支持审配。支持审配的人再多,也改变不了最后的结果,只会让天子有机会将他们一网打尽。

“求个心安吧。”沮俊最后说道:“不管怎么说,我们毕竟也是冀州人,总不能看着乡党为审配所误,却见死不救。”

沮授无奈地点点头,算是答应了。

——

邺城。

审配负手站在城头,看着远处官道上扬起的尘土,嘴角露出一丝浅笑。

不出意外的话,那又是一些不愿意将土地拱手让人,执意要与朝廷对抗到底的人。

自然天子要在冀州强行度田的消息传开之后,这样的就络绎不绝。冀州城中的兵力越来越多,接近三万,钱粮也非常充足,守上一年肯定没什么问题。

有了这些兵力和钱粮,邺城固若金汤。

为了防止来的人太多,审配一边婉拒了一些实力有限的世家,建议他们要么入山暂避,要么就地拒守,一边在城外选址,决定在漳水南岸再建两个大营,与邺城形成犄角之势。又在邺城西城墙上筑了三个高台,上设强弩,下储兵粮,做长期坚守的准备。

万事俱备,只等天子来攻。

他想看看,天子能有多少人马,又能围城多久。

“审君。”袁熙出现在城上,快步走了过来。

审配收回思绪,回头看了一眼,见袁熙满面泪水,不禁愕然。“袁将军,你这是……”

“家父辞世了。”袁熙忍不住悲伤,号陶大哭。

审配眼神一冷,看了一眼袁熙身后的随从。

在如此严密的看守下,袁熙居然还能在他之前得到袁绍去世的消息,看来这些人不尽职啊。

“什么时候收到的消息?”

“刚刚。”袁熙一边哭,一边将刚收到的书信递了过去。

审配接在手中,瞥了一眼,就认出这是郭图的笔迹,不禁暗自哼了一声,说不出的鄙夷。

这缺了门窦的老狗,果然无处可去,只能为袁绍守坟了。

他打开书信,迅速浏览了一遍内容,最后落在日期上。

只要知道郭图发出这封书信的日期,就能推算出这封信什么时候过河,什么时候到达邺城,就能查出是哪些人在通风报信。

郭图留下的那些信息渠道,就是这么被他一条一条的掐断的。

只是袁熙不清楚。

辛毗远走,韩宣又与袁熙反目,袁熙身边已经没有谋士为他出谋划策,就是一个傀儡而已。

审配扶起袁熙,垂泪道:“袁将军,令尊为天下苍生计,忍辱向朝廷称臣,最后还是不免一死,可见苟且亦难偷生。唯有破釜沉舟,背水一战,方能向死而生。”

其惟春秋

正如沮授说的那样,袁绍的死不仅没能让审配放人,反而给了审配一个激励士气的机会。

袁绍为人所误,先是向朝廷称臣,后来又被袁谭软禁,被袁术俘虏,槛车征送朝廷,结果如何?

朝廷还是没有放过他,将他羞辱至死。

就连上请罪疏也没用,反倒成了他遗臭万年的负担。

你们还想投降吗?

就算你们愿意交出历代辛苦积累的家产、土地,天子也不会放过你们。他只会得寸进尺,一步步将你们逼上绝路。

士可杀,不可辱。退路是没有的,只有死战到底,让天下人看到我们的意志,看到朝廷的残暴,然后揭竿而起,才有反败为胜,与朝廷争一争的机会。

入城的冀州大族本来就对朝廷强行度田深恶痛绝,听说袁绍死了,而且死得那么憋屈,更没有和解的想法,打定主意,死守邺城,逼着天子承认他们的利益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