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8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,刘协骑乘一匹西凉大马,在王越、史阿等人的护卫下,走出了御营。

经过十几天的练习,刘协的体力和骑术都有了明显的提升,即使穿着沉重的甲胄,坐在没有马镫的马背上,依然身姿挺拔,稳如泰山。

只是苦了杨修这些侍中、侍郎。

这些人大多是读书人出身,平时坐惯了车,不会骑马,甚至还看不起骑马的,如今天子乘马,他们也不敢坐车,不得不在乘马和步行之间挑一样,真是苦不堪言。

杨修不会骑马,只能选择步行。

如果是甩着袖子,信步而行,那也就罢了,但侍中、侍郎随天子出行没这么自在,他们不仅要保持同一个姿势以示肃穆,手里往往还要捧着东西。看似不重,走上几百步,感觉就渐渐不同了。

杨修跟在天子马后,出了一头汗,然后又敷了一层土,连嘴里都是一股土腥味。

说不后悔,那是骗人的。

杨修咬牙苦撑,一边走一边安慰自己,也就十来里路,咬咬牙,坚持一下就到了。

然而,福不双至,祸不单行,现实比杨修想象的更残酷。

先行传诏的郎官回来说,杨定接诏后,不仅没有出营接驾,反而大营紧闭,营中将士全副武装,戒备森严,如临大敌。

气氛顿时紧张起来,无数人面面相觑,窃窃私语。

杨定不会是反了吧?

对西凉人来说,这是常规操作。之前在新丰,郭汜就这么干过,半夜派人烧天子所住的学宫。

刘协挽着马缰,端坐在马背上,手心、后背后是汗。

狗日的杨定,老子第一次出巡,你给老子玩这么一出,想干啥?

此时此刻,刘协无比希望自己是历史上的李世民,看谁不顺眼,就命秦琼出马,取其首级。

刘协悄悄地做了两次深呼吸,强迫自己镇定下来,转头看看四周,众人纷纷避开了他的眼神,生怕被他点名,派去杨定的大营查看。

刘协最后看到了灰头土脸的杨修,心里一惊。

这泥猴是谁?

杨修倒是胸有成竹,见天子看过来,立刻上前一步,拱手说道:“陛下,杨定若有反意,必不会如此招摇,却又闭营不出,怕是听了传言,心有疑惧。”

刘协想了想,明白了杨修的意思。种辑、左灵很可能和杨定取得了消息,杨定做贼心虚,怕他乘势抢营,所以如临大敌。

如果他真有什么不臣之心,整顿人马后应该杀出来才对,没有紧守大营的道理。

“奈何?”

“臣愿走一遭,为杨定解说形势。”

刘协打量了杨修两眼,心中欣慰。杨修能在这种情况下主动请命,难能可贵。

他沉吟片刻,点点头。“德祖小心些,见机行事,不必勉强。”

“唯!”

杨修转身要走,却被刘协叫住了。刘协掏出一方手帕,递给杨修。“擦擦脸。”

杨修愣了一下,随即红了脸,也不知道是尴尬的还是激动的。好在黄土遮面,别人也看不出来。他双手接过手帕,躬身再拜,转身去了。

将军欲为周亚夫?

杨定字整修,本是凉州大人,后来成为董卓的部下。

董卓死后,他和李傕、郭汜等人合兵进攻长安,先拜镇南将军,后来迁安西将军,如今官拜后将军,仪同三公,算是过了一回瘾。

他的实力不如李傕、郭汜,这些年一直没什么存在感。前一段时间,李傕、郭汜互相攻击,两败俱伤,杨定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,官拜后将军,野心也跟着膨胀起来。

而他选择的第一个目标却是同为凉州人的段煨。

原因也很简单,他和段煨有私人恩怨,一向不和。

而且段煨屯守华阴多年,垦田种麦,粮食充足。如果能吞并他的部下,夺取他的粮食,杨定的实力能翻一番,董承、杨奉也不得不俯首听命。

届时他或许可以效仿李傕、郭汜,官升三级,做一回真正的三公。

但他万万没想到,天子迟迟不肯下诏攻击段煨,还将左灵、种辑派去荆州、兖州出使,召兵勤王。

他一下子慌了。

坐在充当中军大帐的西岳庙建堂中,他心烦意乱,一会儿想率部出营,击溃天子的仪仗,擒了天子回长安,一会儿又觉得胜算不大,不如率部西归,与李傕、郭汜讲和,再作计较。

依违之间,半个时辰过去了,有人来报,天子使者、黄门侍郎杨修在营外求见。

杨定“腾”的一下子站了起来。“多少人?”

“就他一个人。”

“一个人?”杨定松了一口气,重新坐了回去。他知道杨修是谁,虽然出身高贵,毕竟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年轻儒生而已,翻不了天。

他挥挥手。“让他进来。”

时间不长,杨修拱着手,走进了建堂。

他面带微笑,在门口站了片刻,上下打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