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705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共识政治嘛,艾登说的,那么这一项法案就保守党和工党共同推出的。

有功劳不能让保守党自己吃下,一定要利益均沾。如果引起反弹,反正工党是在野党,可以维持住强势在野的现状,工党也不算亏。

“政客除了满脑子的支持率,真是一点别的都不想。”艾伦威尔逊正好在马金斯这里做客,通过bbc的转播,见到了两党虚伪宣称什么共识政治的一幕。

这件事和艾伦威尔逊当然有关,艾登提及的居住地原则,就是艾伦威尔逊在马来亚殖民地首先实行的,这一次被艾登拿到了下议院讨论。

“不然他们想什么?”马金斯也在一边帮腔,“就他们如同三叶虫一样的脑袋,也就能想想怎么增加支持率,多想反而是麻烦。我们的工作量又要加大了。”

“那倒也是。”拒绝了马金斯递过来的威士忌,艾伦威尔逊拿起保温杯喝了一口,“英属肯尼亚的印度裔归属问题,不是第一天出现,至少内阁已经知道好几年了,这才在下议院进行第一次讨论,指望他们做点事,还真是要保持着强大的耐心才行。”

马金斯也不见外,捏着酒杯自顾自的喝起来,询问道,“听说你的那位出访印度无功而返,现在印度已经到了无视我们的地步了?”

“呵……”脸上闪过一些哼笑,艾伦威尔逊意味莫名的道,“有声有色的大国嘛。拒绝我们一个过气的宗主国,那不是正常?等着吧,总有一天我们会如同天神降临,拯救这些印度人于水火当中。”

艾伦威尔逊觉得古巴导弹危机,英国就可以趁机来彰显一下自己很忙,同行是提升一下影响力,喜马拉雅山不是有战争么?正式我大英极尽升华的好时候。

可以借此提升一下英国的影响力,具体操作就是战争一启,英国先假装被古巴导弹危机吸引了注意力,然后经过仔细的权衡,还是觉得美国可以独自搞定问题,于是决定拉尼赫鲁一把。

当然怎么拉是有讲究的,众所周知英国的陆军是军事力量的短板,所以这个艰巨的任务必然要落在皇家海军身上。只不过从现实角度来说,马来亚的皇家海军舰队,都是一些在英国眼中的老旧军舰,其他国家眼中的大杀器。

老旧军舰出动需要一段时间很正常吧,又要注入燃料,又要磨合,磨磨蹭蹭到孟加拉湾的时候,你们已经打完了。这不能怪英国磨蹭,谁让你印度不抗揍呢?

届时艾伦威尔逊还会在外交层面给尼赫鲁支持,让尼赫鲁在坚持坚持,援军就快来了。

“威尔逊爵士,看在英联邦的份上,拉兄弟一把……”

“尼赫鲁总理,请坚持最后五分钟,皇家海军正在以十四节的航速向你靠拢。”

短短时间,艾伦威尔逊已经脑补了关于古巴导弹危机期间,我大英极尽升华的戏份,虽然最终是没赶上大战,但可以借此做一个很好的围观者。

至于尼赫鲁坚持不住,那是印度太菜,和我大英是没有一点关系的。

马金斯自然是不知道艾伦威尔逊这么多内心戏,还在感叹,“看来印度实力的发展,令现在的印度充满了自信。”

“他们什么时候没自信过?”艾伦威尔逊一听马金斯这么说,一副过来人的口吻道,“我对印度人最大的认识就是,印度人有着近乎于愚蠢的自信。实际上他们有什么称道的?几千年来印度最有国际地位的时候,就是做英属印度的时候。印度人就如同他们发明的零一样,就真是一个零……”

“可能是历史包袱太重了吧?古文明都有一些问题,对了,你对竹幕也有所了解。感觉和印度相比怎么样?”马金斯询问着东方学专家。

“如果我们能把一个地方变成殖民地,就会直接去做,既然做不到,那就是真的做不到。当然我不是说他们就没问题,实际上六百年来,在一些领域他们也确实有很大的弯路。”

艾伦威尔逊指的是数学领域,二十一世纪一般是把宋元和明清合在一起讲的,至少在数学领域这么讲其实很有道理,宋元四大家之后,中国的数学不但没有进步,而且还从典籍中消失了。

“等到马来亚的实习生抵达英国,我还要和他们见一面。”没在刚刚的拉踩上多想,艾伦威尔逊换了一个话题。

“你了解他们。”马金斯点头道,“由你来和这些殖民地的实习生见面最合适不过。”

“那是自然!英国的英汉词典都是我亲自编写的。”艾伦威尔逊梗着脖子,一脸当仁不让的口吻道,“丘吉尔议员的稿费,以后说不定都不如我多。”

就算是现在,在各国深受欢迎的世界未解之谜带来的收入,艾伦威尔逊已经不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丘吉尔放在眼里了。

“那有什么用?”马金斯微微皱眉,英汉大词典?能卖给谁?

“怎么没用?你不懂,我不想和你解释。”艾伦威尔逊摆摆手,不要以为翻译就没用,换成一个华人,罗罗汽车和劳斯莱斯汽车绝对不是一个接受度。

就拿玛丽莲梦露来说,梦露其实就是门罗的女性化翻译,翻译成玛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