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575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麦克米伦吃惊的地方在于,蒙巴顿家和犹太人是有联系的。

某种意义上来说,艾伦威尔逊也是也犹太人的女婿。

不过艾伦威尔逊可不这么看,如果英国极尽升华活出第二世,以巅峰姿态存在于地球。

那以色列就有用,英国应该代替美国对以色列全力扶持。

可现在英帝都自斩一刀跌落巅峰了,现在想着的应该是化身禁区自保。

苏伊士运河在埃及境内这是不可改变的,确保这条对英国极其重要的生命线不出事,英国必须站在埃及背后,就算是不坚定,也要部分倾向于埃及。

“可以色列方面已经提出了质疑。”麦克米伦苦笑一声,“艾伦你知道的,犹太人在二战遭受了巨大的苦难,现在得到世界各国普遍的同情。”

“没看出来,苏联和叙利亚的关系这么好。”艾伦威尔逊一副你少骗我的样子道,“尊敬的大臣,在这件事上,英国和我们的亲密盟友,利益并非重合。以现在的局势,英国一旦得罪阿拉伯国家,苏联就会尝试代替英国。中东不能出现大规模的战乱,战争状态是苏联思想传播的绝佳土壤。我希望美国也明白这一点。”

英国能够放弃在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力么?历史上是最终放弃了,但苏伊士云运河战争的后果,如果苏伊士运河英国不是最终选择战争解决,英国估计还要赖在中东很长时间。

第一次中东战争,其实只有英国自己支持阿拉伯国家,其他大国都是支持以色列的。

就算是现在,整个阿拉伯国家,也只有沙特这个弱鸡是美国一边的。而在以色列问题上,沙特根本没有发言权。

不管是亲苏的叙利亚,还是目前和英国关系良好的埃及、伊拉克,都比沙特在阿拉伯世界有威望,英国应该以共和国体制的叙利亚倒向苏联,来让美国相信,阿拉伯国家的君主制是应该得到保护的。

“幸亏你不是首相。”离开外交大臣办公室,艾伦威尔逊终于是发现了艾登做首相的好处,至少比这个母亲是美国人的外交大臣可靠。

他的首席私人秘书威克,此时已经抵达埃及见到了法鲁克一世,阐述了英国对于维护埃及阿拉伯霸主的意见,并且恭喜埃及海军将影响力扩散到东南非洲。

“英国对稳固埃及王室,遏制愈演愈烈的革命浪潮,一直表达着坚定的支持。”威克在见到埃及王室的重要人物穆纳姆亲王时候,“英国是早晚要离开埃及的,只要苏伊士运河对英国畅通无阻,不危及到英国的国家安全,英国愿意和埃及保持特殊的友好关系。也许非洲很多的事务,还需要埃及的支持。”

威克还是很具有英国的绅士风度,要是艾伦威尔逊亲自过来,他甚至赶在穆纳姆亲王面前说,英国会支持埃及吞并利比亚,反正都只是说说而已,为什么不吹嘘一下呢。

反正卡大佐死后,利比亚的局势就成了埃及支持的势力和土耳其支持的势力血拼。利比亚靠近埃及的土地,埃及影响力大增,甚至有埃及要吞并利比亚的坊间言论流传。

利比亚确实是一个好的吞并对象,人口只有几百万级别,石油资源丰富,账面领土大。北非著名的软柿子,只是卡大佐的存在感太高,弄的一些国家误以为利比亚实力还不错。

艾伦威尔逊就把英国在阿拉伯国家的影响力,押注在君主国家身上了。

这是从冷战的过程判断出来的,一旦转为共和制,考虑到以色列的存在,苏联就算不能把自己的体制移植过去,共和国家也会表现出来一定程度上的亲苏。

冷战的阿拉伯亲苏国家有,埃及,以纳赛尔为首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政变,夺取国家政权,随即导向苏联。

伊拉克军官卡塞姆发动政变,推翻了亲英国的伊拉克王国政府,伊拉克在外交上全面倒向苏联。

随着叙利亚民选政府上台执政,阿拉伯复兴党逐渐掌握了叙利亚的国家政权,叙利亚在外交上全面倒向苏联。

阿尔及利亚取得了民族解放战争的胜利,苏联和阿尔及利亚政府建立外交关系,阿尔及利亚军队的武器装备大都为苏联制造。

卡扎菲领导的自由军官组织发动军事政变,推翻了利比亚王国政府,建立利比亚共和国。利比亚在外交上全面倒向苏联。

这都不算南也门那种纯粹的苏联体制国家,每一个君主国家被推翻的结果,就是英国影响力的丧失,苏联在中东影响力的扩大。

美国也是拼命才把沙特保下来的,期间也丢了伊朗,差点造成美国在中东的布局崩盘。

现在马来亚这个工业基地已经成功运作,增加中东亲英君主国家的抵抗力,就应该是英国现阶段应该考虑的中东外交政策。他甚至想要拉上法国。

正好,这一次借由南极会议,和法国人好好聊聊,聊聊的原因也有美国的因素。因为美国已经通过外交渠道,表示希望英国不要再伊朗问题上强硬下去。

华盛顿愿意就伊朗石油危机斡旋,拿出来一个公平的方案保全英国的利益。

现在艾登首相正在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