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256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在英国驻埃及的开罗大使馆,艾伦威尔逊当着外交部的同事们和苏丹专员约翰,大言不惭的叫嚣着,“整个苏丹的未来都在我的手中,只要我的铅笔在地图上随便一划,就是一个新国家的诞生。”

大使馆的英国人哄堂大笑,纷纷举杯表达赞同,他们知道,这句话是巴黎和会上,劳合·乔治首相,和法国总理商谈时候的自夸,表示战后的世界就在两个人的铅笔下。

艾伦威尔逊在这个时候,说着巴黎和会的名言,表达着不可一世的决心,“一个七百万人口的殖民地,我们想怎么做,如何做?不需要任何人的教导,只要做到对英国有利,不用管其他国家怎么看。”

“没错!干杯!”英国大使馆的同事们高声赞同,对这种帝国主义之词甚为赞同。

“艾伦,这一次你的具体想法是什么?”约翰端着酒杯,询问有思路没有。

“屁大点的体量,还用专门想办法么?哼……”艾伦威尔逊把杯中的液体一饮而尽,满不在乎的道,“敢惹我,我可能会拿出来一个其中一方十分吃亏的方案。这样对大家都不好。”

喀土穆是当前苏丹首府,喀土穆是两条尼罗河的交汇处,青尼罗河在与白尼罗河汇合前的河床中央有一小岛叫“土堤”,将青尼罗河一分为二,南边一股水在小岛南侧同白尼罗河相遇,向前流去,又在小岛北端同其另一股水汇合,青白尼罗河由此合二为一,称为尼罗河,然后一直向北流往埃及。

虽然苏丹总人口只有七百万,但喀土穆是一个实打实的百万人口的大城市。整个城市看起来非常的阿拉伯。

在埃及呆了几天之后,艾伦威尔逊和约翰两人,带着助手们乘坐飞机,降落在了英国修建的机场当中,算是正式抵达了这座闹独立的城市。

与此同时,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,皇帝海尔塞拉西一世的宫殿当中,一名穿着西装的白人面孔,正在和皇帝陛下进行沟通,“我和很多朋友都认为,以皇帝陛下在非洲的影响力,应该对苏丹局势发表看法。”

殖民后遗症

“查理先生,我理解英国方面的请求,但是有一件事情,我不愿意再次纠正。”海尔塞拉西一世带着居高临下的姿态道,“朕是白人。”

“当然,尊敬的陛下,你是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的继承人。”

查理微微一笑道,“我想以几个角度来阐述,关于本次英国请求皇帝陛下对苏丹局势的关切。首先大英帝国和埃塞俄比亚一样,都是君主制国家。当今的世界,因为美国和苏联的原因,很多君主制国家,处在一个非常危险的境地。伦敦方面很希望,皇帝陛下能够照顾非洲的稳定。”

“至于另外一点,则是处于宗教角度,埃塞俄比亚和很多欧洲国家一样,同为基督世界的一份子,你本人还是所罗门王和示巴女王的后代。但是你的国家周边,是众多的和平教国家,不论是出于守护基督世界,还是当前阿拉伯世界对以色列的敌视,你都不能袖手旁观。”

“更何况苏丹的面积太大了,埃及和苏丹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,一旦苏丹独立成功,出现了很多人都不希望出现的后果,比如埃及和苏丹合并,这对埃塞俄比亚在非洲的超然地位,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挑战。”

查理提出了众多的理由,不管是从宗教、地缘还是海尔塞拉西一世本人的角度,都有这一次协助英国把事情控制的理由。

他每一句话都是真实的,光是海尔塞拉西一世的证实称号,就有“犹太族的雄狮“、“上帝的特使“,前者注定和以色列结缘,后者以埃塞俄比亚的位置来看,和周围的和平教国家格格不入。

以色列政府现在确实也对埃塞俄比亚示好,毕竟周围一圈阿拉伯国家把以色列包围。

一个不小心就能被如海一般的阿拉伯人赶下海,为了打开孤立局面,以色列对处在埃及背后的埃塞俄比亚十分青睐,这种青睐是否真心先不说,但确实以色列是表达了亲近。

海尔塞拉西一世没有说话,显然也处在考虑当中,是否就苏丹的局势发表看法。

因为和意大利战争当中的表现,除却美国的非洲小号利比里亚,埃塞俄比亚是非洲唯一在殖民浪潮当中幸存的国家。

确实有很多非洲的政治人物,一直呼吁海尔塞拉西一世对非洲独立运动表态。隐约之间把海尔塞拉西一世当成了非洲的救世主。

事实上海尔塞拉西一世也确实在过去的几年当中,见了不少独立运动的领导人,哪的人都有,但很少就独立运动表态。

这一次英国上门,海尔塞拉西一世心里很怀疑英国人的真实举动,毕竟在过去,海尔塞拉西一世本人也不是没在英国人身上吃亏过。

但查理要海尔塞拉西一世配合英国分治苏丹的举动,让他打消了心中的怀疑。

作为一国君主,他对埃塞俄比亚的处境还是清楚的,这个英国人说的都对。

当前的一系列问题,确实如对方所说,是他和他的国家所必须面对的。

非洲其实是两个世界,北部非洲是和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