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766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这样下去可不下,几十万人染病,而且整个南方都有血吸虫病,如果不能研究出治疗的办法来,这以后还不知道有多少人会死在血吸虫病之下。”

刘晋一听,也是皱起了眉头。

想了想也是说道:“我再加大悬赏,三万两银子不够,我给十万两银子!”

只要能够征集到治疗血吸虫病的良方来,十万两银子在刘晋看来还是很值得的。

“卖报~卖报~”

“朝廷征集良方治疗血吸虫病,赏银由三万两增至十万两!”

很快,大明早报这边再次向全大明悬赏征集良方,也让无数人忍不住眼红起来。

十万两白银,对于普通人来说这绝对是一个天文数字了,差不多相当于后世的一个小目标了。

消息也是以超乎想象的速度在大明各地传播开来,无数人都在讨论这件事情。

湖广蕲州的一处小镇。

李言闻背着行医箱来到小镇,准备在这里吃个饭,然后继续去各地乡村行医。

他是属于走村串户的‘铃医’,因为手持一杆有铃铛的幡子,上面写着诸如‘妙手回春’、‘白治百病’之类的招聘,故而才有‘铃医’一说。

说得难听点,其实就是江湖郎中,因为这一类行走江湖的郎中当中大多数都是没有什么医术,靠坑蒙拐骗为生,故而‘铃医’也是属于下九流之列,极为被人看不起,又没有什么社会地位。

但李言闻不一样,他家时代行医,算是医学世家了,他又为人宽厚、仁慈、忠厚,又善于专研医术,医术高明。

故而在蕲州一带还是很有名气,很多人都得到了他的救治,他也一边靠着行医,一边不断的总结,积累经验、提高自己的医术。

“李大夫~李大夫。”

“你赶紧过来看看,江南这边出现大疫情了,朝廷悬赏十万两白银征集良方呢,你看看你这里有没有什么好的方子,可以告诉官府这边,如果能够真的有用的话,到时候可就有十万两赏银了。”

“你就可以自己开一家医馆了,不用像现在这样到处游方行医了。”

有人看到了李言闻,也是赶紧热情的说道。

李言闻医术不错,蕲州这边很多人都受过他的救治,故而大家都认识他。

“是嘛,是什么疫情啊?”

李言闻一听,顿时也来精神了,他常年在各地游医,故而消息不畅,结果报纸仔细的看了起来,当看到上面所描写的病症时,他的眼睛都亮了起来。

“血吸虫病,原来这种病叫血吸虫病,用什么显微镜就能够观察到。”

“这病治疗倒也不难,我用自己研究出来的方子都已经治好了不少人。”

接着李言闻就抱着试一试的态度,将自己研究出来的一个方子通过官府这边也是递交了上去,蕲州官府这边自然是立即配合起来,迅速的将这个方子通过电报发送上去,再发送到了苏州这边。

“奇迹了,这个方子竟然对治疗血吸虫有奇效!”

“蕲州李言闻!”

方子到了李安源这边,很快,经过一番实验之后,李安源就惊奇的发现,这个方子竟然对治疗血吸虫病有奇效,整个人都振奋起来。

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

苏州,刘晋和王守仁脸上的阴霾终于消失不见了,难得的露出了笑容。

隔离营地这里,大量的血吸虫病患者在用药之后,情况都迅速的好转,这个药方非常的神奇,大明医学院和大明皇家医学院都拿血吸虫病没有任何的办法。

没想到从湖广蕲州这里来的一个药方竟然能够起到作用,治好这个血吸虫病。

“这下总算是可以松口气了。”

王守仁也是重重的松口气,几十万血吸虫病患者,如果没有有效的药物治疗,恐怕至少也是要死掉好几万人,情况严重的话,可能要死亡超过十万人。

这是一件极其可怕的事情。

仅仅只是一个血吸虫病而已,还仅仅只在苏州、扬州两地爆发,而且其传染性还不强,只要不接触疫水就不会传染。

要是换成别的传染性强的疾病,那就更加可怕了。

可以想想一下,当年肆虐欧洲的黑死病,夺走了欧洲三分之一人口的可怕场景,人间炼狱,千里无炊烟,一座座城市变成死寂之城。

何其的可怕,何其的恐怖。

古代的人口一直无法得到有效的增长,一方面是生产力低下,没有足够的粮食来养活足够多的人口。

另外一个方面就是跟医疗条件有关了,随随便便生个病都极有可能会死掉,随便爆发一些传染性疾病极有可能就死一大批,再加上不健康、不卫生的生活饮食习惯,人口的增长就非常的缓慢了。

“贡献这个方子的人叫什么?”

刘晋仔细的思索着,想了想问道。

“是湖广蕲州一个叫李言闻的铃医。”

李安源连忙回道。

“铃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