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2450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这又什么样的时代?”

景旸迷茫了,从小学四书五经,又才华横溢,可是到了现在,却是告诉你,你学的这些东西似乎好像没有什么用?

在以往他们所认知的有为青年,那自然是要才华横溢、满腹经纶,最好是能够在科举考试上面青云直上。

朝为田舍郎,暮登天子堂。

这就是传统读书人认为的有为。

说到底其实还是自身的成就,要考上科举,当上官,做大官,然后辅佐天子治理国家,至于说如何治理国家,那就是儒家的那套仁义道德治国了。

然而现在,时代变了。

大明已经不再是以前那个封建王朝的大明了,它此时此刻正朝着资本主义和殖民时代迅猛的发展。

传统的那一套已经越来越不适应时代的要求和发展了。

“哈哈~哈哈~”

景旸迷茫的笑了起来。

原本还觉得自己落榜是很不服气的,可是看完大明早报上面所写的评论文章,顿时就又觉得自己落榜是情理之中的事情。

刘晋所处的考题,目的是为了学子们谈一谈大明存在的问题,并且给出一些建议,自己等人只是一味的赞美大明的盛世,赞美天子的圣明,这是脱离了题意,单单是从这一点来说,就已经跑题了。

再看看那些高中的学子,尽管很多人的文采确实是不如自己,但文章所言皆是讲出了大明目前所存在的一些问题。

即便是大家鄙视的屎尿进士,他也是发现并提出了大城市公共卫生的问题,如果能够得到解决,这也算是造福百姓的事情,能够高中那也是情理之中了。

更何况,在诸多高中的学子当中,也有人确实是才华横溢,像吕柟,他也是大名鼎鼎的才子,他的文章就指出了大明目前存在的问题,还给出了不错的建议。

还有来自南云省的李南云,尽管是东榜的学子,尽管并非是汉人,然而文采飞扬,才华横溢,又能够发现大明存在的问题,指出在偏远地区少数部族融入大明难的问题,重点强调了大一统的重要性,给出了一些不错的解决。

“景旸兄~你没事吧?”

吕柟看了看景旸,连忙关切的问道。

“哈哈,我没事,我没事~”

“看到这片文章,我顿时就明白了我为什么会落榜了,原来我确实是还学的不够。”

“以前的时候总是觉得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,现在看来,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。”

“以后我会去大明各地游历,同时再更多的学习新的知识,尤其是学习新学的一些知识和内容,三年之后,我还会回来的。”

景旸大笑完之后也是非常认真的说道。

“景旸兄~”

“这新学乃是旁门左道,下三流的东西,我等儒门之人,岂可去学这些东西?”

旁边有人一听,顿时就急忙的说道。

“你都没有去学过,你又怎么知道是下三流的东西?”

要是以前,景旸肯定会跟着点头,可是现在,景旸似乎好像明白了什么,反问道。

“这,书上不是说了嘛,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,我等所学才真正的大道,其它皆是旁门左道。”

那人一听,顿时不知该如何回道,想了想也是说道。

“新学之人也是读书人,只是所学不同了吧,不去学一学,又怎么知道不如我们?”

“朝廷允许新学的发展,并且还大力的支持,这新学必然有过人之处,我等不去学一学就在这里胡乱的下结论,岂能让人信服?又能够让自己相信?”

景旸微微摇头,然后站起来说道:“诸位兄台,我先告辞了,三年之后我们在京城再聚!”

说完,景旸也是直接回自己的房间,然后带着自己的书童收拾完东西就结账离开京城,准备去大明各地游历,同时一边学习新学的东西和内容。

看到景旸发生如此巨大的转变,有人不削一顾的微微摇头,有人则是陷入了沉思……

吕柟看着手中的报纸,再看着离开的景旸。

自己虽然高中了,可是真的就明白了自己所处的时代?

报纸上面写的不错,现今之大明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之时代。

这是一个盛世,一个最好的时代。

纵观古今中外,从无任何一个朝代、任何一个国家有今日大明之强盛,有今日大明之繁华鼎盛。

广袤无比、辽阔的疆土,百万常备的强大的军队,纵横四海大洋的舰队,庞大无比的财富,上亿的人口。

如此庞大鼎盛的帝国,它超越了历史上任何一个国家和朝代。

然而今日之大明,它同样面临着诸多的问题。

疆域太大,各个地区之间的往来不便捷,极容易造成疆土的分裂。

统治的部族太多,成百上千的部族,或大或小,有的已经发展的很不错,有的却还是非常原始的地步,连自己的文字和语言都没有。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