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118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“上百万?那么多?”诸葛为道这些日子虽然一直在“补课”,但是他对陆军事儿还是不大了解,当然也不知道英属印度的军事实力了。

郑国贤笑道:“这不是为了防咱们大明吗?为了挡住咱们大明的西进脚步,英国人可不在乎死多少印度人!”

诸葛为道笑了笑道:“这的确盎格鲁-萨克逊人的风格不过这百万印兵到底愿不愿意为大英帝国而死,可就难说了。”

两人正说话的时候,军号突然呜咽一般响起,接着就听见马蹄声响,草场东边上旗门打开,一骑健马当先而入,马上的骑士则是一身龙纹黄底的大阅铠,虽然身材肥硕,但是坐在马上身姿笔挺,除了“道光大帝”还能有谁?

诸葛为道摸出个双筒望远镜,远远的开始打量马背上的那个胖道光了。只见胖道光在一群黄马褂骑士的簇拥下,在草场之上纵马驰聘,马蹄激起烟尘,从一个又一个方阵前掠过。

道光过一个方阵,组成方阵的官兵们就发出了整齐而且嘹亮的呐喊:“吾皇万岁!万岁!”

草场之上,随着道光大帝飞马而过,山呼万岁之声此起彼伏,八旗新军官兵们的士气也高昂到了极点。

道光就这样在草场当中策马飞奔了一圈,最后才回到那扇旗门之下,勒住了战马,伫立不动,目光炯炯地看着他的大军。而此时诸葛为道也在用望远镜看着他!

这个时候道光帝猛地扯开了嗓子:“朕今日已经在列祖列宗和诸葛孔明像前卜过一挂卦象显示‘困龙升天、机不可失’,看来此次南下伐印,胜券在握矣!”

“万岁!”

底下的八旗兵又是一阵地动山摇一般的欢呼,他们中的大部分都听不清他在说什么,但道光是困龙,他们同样被困在无极谷多年,虽然吃喝不愁,但是随着人丁滋生,谷中的土地已经开始有点紧了。大家的日子,早几十年就开始走下坡路了。

如果再不找个出路,恐怕早晚过不下去,所以大家都盼着出兵打仗呢!

诸葛为道放下了望远镜,心说:“这胖道光越看越不像是历史上那个原装道光,看着还真有点大帝的意思而且行事也挺果敢的,在谈妥了修轨权抵押租借物资的协议后,马上就下定了打印的决心,可一点都不带含糊的。

历史上的那一位,恐怕是比不了吧?看来这场打印之战,是有点意思了!”

大金海军,神兵天降!

仙门关,大明使团驻地。

刚刚观摩完大金天兵誓师大典的林则徐林大尚书,正坐在自己的书房里面,拿着一叠电报纸在那里翻看。这些电报都是从北京的外交部转过来的,内容都和“一千舰计划”有关。

“一千舰计划”的消息传到欧洲后,果然引起了轩然大波,特别是大明朝廷真的开始制定大型船坞补贴方案后,大英帝国真有点急了——这是要动真格的了!虽然大英帝国的造船能力也不弱,但是英国政府的财力和重工业产能比大明差了许多。真要和大明比拼造船,早晚得花光口袋里的最后一个便士。

不过大英帝国也当了一百余年的日不落帝国,在击败拿破仑之后国力更是如日中天,而且大英手中也有一张王牌,那就是印度了!

大英本土的人口、财力和大明没得比两边的人口差了十倍还多呢!但是加上两亿多个印度人后,大英的腰杆子可就硬太多了。虽然眼下的印度主要还是个农业国,但是印度的人口很多、耕地面积很大,印度阿三又吃苦耐劳,压在阿三贱民头上的各种老爷又特别善于剥削和奴役,所以只要大英帝国狠一点,再狠一点,总是能从印度压榨出不少财富来和大明拼造船的。

而为了最大限度发挥印度的财力、物力、人力,英国首相利物浦伯爵日前还宣称要组建印度斯坦造船公司,准备邀请印度的土邦王公出资,在印度开设一家堪比大明江南重工造船公司(江南重工的子公司)的大型造船公司。印度的廉价劳动力加上大英帝国的造船技术很让林则徐担心啊!

林则徐正在担心的时候,就听见书房的门被人敲响了。

“林中堂,下官诸葛为道和郑神山求见。”诸葛为道的声音传了进来。

“进来吧!”林则徐放下手里的电报纸,招呼了一声。

书房的门被推开了,还发出了吱呀呀的声响,然后就看见诸葛为道和郑国贤两个人一前一后的进来了。诸葛为道还拿着个文件夹,进来以后就摆在了林则徐的书桌上。

林则徐看了一眼文件夹,然后又示意诸葛为道和郑国贤两人落座,然后才笑着将手里的一张电报纸递给诸葛为道,“道子,你看看这个英国人宣称要和咱们拼造船,还准备在印度开设印度斯坦造船公司!”

“是吗?”诸葛为道接过电报纸,借着书桌上摆着的一盏昏暗的火油灯放出的光芒仔细看了一遍,然后才笑着道,“林中堂,看来英国佬已经开始跟进了这是好事儿啊!”

林则徐看了眼诸葛为道,说:“道子,你知道加尔各答和孟买的印度工人一个月赚多少钱?我大明的工人一个月赚多少钱吗?”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