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833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作为崇祯皇帝特设的有司衙署,一个军机处,一个内务府,其实都清楚当今天子,对于军队建设的重视程度。

过去那种什么事情,都独靠一个兵部维系的境遇,算是在悄然间发生改变。

就当前的境遇下,兵部的调函,在京畿一带的用处,没有一道中旨有用,这就是崇祯皇帝想要的。

大明文官群体,所涉足的职权太多,这种境遇必须要扭转。

考虑到整体局势的稳定,处在当前的境遇下,就大刀阔斧的谋改,特别是削减兵部职权,增加军机处、五军都督府的职权,其实不利于整体发展,所以崇祯皇帝才以自身为媒介,作为意志的延伸。

“皇爷,辽东前线急报。”

王承恩脚步匆匆,捧着一封奏疏,快步朝崇祯皇帝跑来,神情有些激动,“建虏惨败于辽地,辽东督师府正逐步接收辽南三卫。”

只此一言,让在场的一众文武,无不流出各异的神情。

辽地生出的战事,明确了?

接过王承恩所递的奏疏,崇祯皇帝一目十行的御览着,脸上的笑容渐渐多了起来。

“哈哈……”

崇祯皇帝大笑起来,“这个建虏八旗,还真是能给朕惊喜啊,没想到他们内部竟然出现了内讧。

莽古尔泰领着麾下的精锐跑去朝鲜。

阿敏领着麾下的精锐跑去科尔沁了。

黄台吉这个奴才,今后的处境变得更艰难了,诸卿,都来看看吧,这就是所谓猖獗的建虏八旗。”

随着泛辽东战略的持续推进,崇祯皇帝最想看到的一种境遇,到底还是出现了。

在不断被削弱战争潜力的大势下,骁勇善战的建虏八旗,会从内部进行瓦解,分裂成几股势力,一旦这种境遇出现,那纵使是黄台吉再强,也无法实现对外扩张的野望,这就给予大明很多的战略优势和主动!

军管移民

辽东战局的发展和演变,其实就像是一块石头,始终压在大明的身上,让很多人都在默默关注着。

建虏,就像是一个梦魇,始终笼罩着大明!

武英殿的气氛,变得很热切。

“陛下,李自成所领的辽东义军,将建虏窃据的辽阳镇夺下。”

杨嗣昌情绪有些激动,向崇祯皇帝作揖行礼道:“这对于我大明而言,其实是一次难得的机会,如果能够将所部招降收编,那辽地的局势就会更加明朗。”

“陛下,杨枢辅说的没错。”

瞿式耜上前道:“在泛辽东战略稳步推进下,建虏八旗的实力,已大不如从前了,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。

如果说此次不抓住这次机会,将李自成他们招降收编,那今后对我大明而言,其实是不利的……”

崇祯皇帝倚靠在龙椅上,听着杨嗣昌他们所讲,对于这种提议,崇祯皇帝的心中并不认可,也不赞同。

原因很简单。

就当前大明所处的境遇,需要保持着区域战争的压力,继而倒逼着某些领域,能够稳步的向前迈进。

与李自成所部的军火贸易,仅限于很小的范畴知晓,毕竟这样的事情,传出去好说不好听。

何况大明的意识形态领域,崇祯皇帝还没有彻底的改造,与其将这些事情讲出来,倒不如限制到小的范围内。

再说了,军火贸易的暴利,让崇祯皇帝不会轻易放弃,现阶段是辽东,后续是朝鲜,崇祯皇帝要以此给大明不断回血。

“贪多嚼不烂。”

王在晋走上前,持反对意见道:“辽南三卫被李自成放弃,就算戍守辽东的边军,要将这些地域收复,那也需要时间去安抚和梳理。

撤卫设府要时间吧。

安抚百姓要时间吧。

明确秩序要时间吧。

就当前辽地的局势而言,黄台吉所领建虏八旗,固然说遭受了重创,可他依旧盘踞着辽左等地。

如果国朝贸然采取行动,要将李自成所部招降收编,可能就会出现新的问题,这是谁都不愿看到的。”

“王枢辅,话可不能这样说。”

杨嗣昌反对道:“时下辽地那边,涉及到军改的事情皆已明确,各部军队相较于从前,可谓是有着较大改变,这对于我……”

有人的地方,就存在着斗争。

这是谁都改变不了的。

纵使是在军机处这边,同样也存在这种情况。

毕竟人与人的想法,是不同的。

“够了。”

崇祯皇帝一句话,本吵闹的殿内,瞬时就安静了下来。

“不说辽东了。”

崇祯皇帝撩了撩袍袖,站起身来,环视殿内群臣,“建虏内讧了,莽古尔泰所领的那部分精锐,大概率是要入侵朝鲜了。

这一点,你们军机处关注了吗?

泛辽东战略的精髓,诸卿还记得吗?

是持续的削减建虏的战争潜力,是一部建虏八旗也好,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