阅读历史 |

第820章(1 / 2)

加入书签

陈延生神情正色道:“如果此项良策,能在我天津试行的话,那能给底层群体减轻不少压力,继而刺激到天津的发展,释放更多的生产力,臣……”

“这道旨意,卿家不必向朕讨要。”

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:“等辽地那边的局势安稳下来,天津就能跟着试行起来,不过卿家可要想好了,真要试行起来,涉及到这方面的压力,你们天津上下,也要跟着分走一部分,毕竟此策对某些群体而言,那可是没任何好处可言的。”

“有利于社稷,臣就不怕背负压力。”

陈延生言简意赅道。

在大明这个复杂的官场下,固然说存在很多败类和蛀虫,但是这绝不代表,就不存在想做实事的好官。

像卢象升、孙传庭、陈奇瑜、袁可立、孙元化、陈延生这批人,一个个在地方都是掌握实权的实干派,骂他们的人很多,可纵使是这般,都没能改变他们的意志和决心,人活于世,总是要有所为的。

崇祯皇帝为什么敢推行维新变法,根子就在于这批肱股,充当了维新变法的框架,而所设的诸多新衙署,则进一步填充了该框架,这使得崇祯皇帝能够相对从容的,从各个层面选择入手。

“既然这件事情是既定的,那给卿家的旨意,就能相对应换一项。”崇祯皇帝想了想,笑着对陈延生说道。

“原本天津海关的关税银子,从今年底开始,就要移交到国库,现在看来吧,还是要缓一缓。

天津的这笔关税银子,就专司扶持重工业发展的专项银,如何用,怎样用,就由卿家来决断,不过每一笔开支银子,要像先前一样,清清楚楚的登记造册,定期呈递到御前来。”

“臣叩谢天恩!”

陈延生难掩激动,忙作揖行礼道。

天津的海关税银,这不像最初那般就三核桃俩枣,现在的规模可是相当可观,崇祯皇帝愿意将这笔税银,继续叫天津官府留存,这等于说给予了陈延生最大的支持。

发展重工业体系,本身就是很耗费钱粮的事情,毕竟投资大、见效慢、周期长,可相对应的来讲,重工业体系要是不能夯筑起地基和框架,那大明的维新变法,就像是无根浮萍一般,风一吹就散掉了。

“好好的做吧。”

崇祯皇帝微笑着说道:“要不了多久啊,你们天津要担负起更重的职责,辽地那边的局势,一旦明朗起来,李自成欠下的军火账,就该悉数清缴给我大明,不然今后想继续订购军火,就不是那般容易的事情了。”

换家战术

三岔河防线,镇辽军。

“督师,您说此前海州卫一带,升空的那批大球,是李自成鼓捣出来的吗?”

黄得功眉头微皱,看向来巡视的孙承宗,开口道:“据我镇辽军所谴夜不收,刺探到的前线战况,那些大球横空出世,对建虏八旗造成的冲击极大,甚至叫李自成抓住战机,向……”

“不是。”

孙承宗面露笑意,出言打断道:“那是武备院研制出来的,是陛下着命内务府移送至天津,经金州水师移送至辽南前线战场的。

负责包管这批热气球的,乃是内廷太监曹化淳所领,先前没有言明此事,是为了避免叫建虏知晓此事。”

“!!!”

黄得功脸上微变,难以置信的看向孙承宗。

当初他收到麾下夜不收,所刺探到的前线战况,第一反应是扯淡,毕竟人怎么能够飞天呢?

可是一名夜不收,是这般说。

两名。

三名。

四名……

所有回归的夜不收,都是这般禀明前线战况,就由不得黄得功不相信,只是一个个大球为什么能飞天啊。

这也让黄得功的心里,震惊这些事情之余,又感到深深的担忧,倘若他所领的镇辽军,今后和辽东义军交战,李自成用此等战场利器的话,根本就没办法打啊。

地面上的威胁,好解决。

脑袋上的威胁,咋解决?

在这等患得患失之下,黄得功的心情很不好,直到听到孙承宗所讲,黄得功在感到震惊之余,心里却生出庆幸,甚至很想笑。

想笑的黄得功,看向孙承宗,情绪有些激动道:“督师,倘若是这样的话,那我辽前诸军,岂不是能……”

“不能。”

孙承宗微微一笑道:“你的想法,本督心里清楚,不过就当前的辽地形势而言,我大明还无需和建虏正面冲突。

本督此次巡视前线,是来传达陛下密旨的。

先前辽南区域战局还不算特别明朗,该道密旨不到颁布的时候,现在李自成所领辽东义军,正面重创黄台吉所领建虏八旗,就是时候了。”

嗯?

黄得功眉头微皱起来。

从辽南一线出现战事算起,除了辽东义军之外,参与此战的有武烈军、平虏军,有刘兴祚所领东江军,袭扰着辽河套一带,驰援着定辽右卫一带,唯独他所领

↑返回顶部↑

书页/目录